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湖州“重拳出击”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发布时间: 2022-12-27    来源:

2022年,湖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发改委关于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从公路超限运输治理、道路非法营运治理、水上脱检船舶治理三个维度,多管齐下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严管超限运输源头。积极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重点在建筑工地、货运场站、物流园区、港口码头等货运装载源头周边公路以及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公路等严重违法超限超载突出路段开展针对性流动联合治超,对存在非现场执法记录且未处罚的总重90吨以上超限违法车辆,实施布控,累计对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实施行政处罚6573起,罚款金额1409.2万,并对用强光遮挡机动车号牌等故意逃避检测行为实施处罚56起,罚款金额13.8万。积极落实“一超四罚”,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企业(货运源头企业)停业整顿,累计16家次,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吊销道路运输证,累计吊销6辆。

二是严查出租车非法营运。开展出租客运市场“利剑7号”整治行动,通过“入户安全检查+现场执法整治+定向区域治理”的三维治理举措,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出租客运经营。累计对提供服务的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平台处罚8起,罚款金额6万;对未取得该证件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个人处罚209起,罚款金额182.3万;对未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的行为处罚30起,罚款金额29万。

三是严控船舶脱检航行。对客运船舶、运输商船、公务船舶及保洁船等分类排查,梳理内河脱检(超时未申请船舶检验)船舶清单,逐船核查、告知,并对在航船舶责令停航,对相关运输企业和船舶管理单位发出《安全建议书》,对船舶缺陷进行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开航。另外,利用“智慧海事”信息化平台,对涉嫌违法航行船舶精准告知、查处、管控,对不配合调查处理的船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截至目前梳理出报废船舶161艘,督促办理注销手续,长期停航19艘,列入休眠船舶管理,完成脱检船舶检验185艘,全力构建内河船舶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长效管理机制。